摘要
目的探索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或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MMR)接种后麻疹、风疹抗体产生时程和有MR免疫史麻疹监测病例的诊断。方法在某接种门诊随机抽取MR和MMR常规免疫适龄儿童(8-10月龄、18月龄),采集接种MR后10d、15d、20d、1月、2月、3月、6月和复种MMR 10d血标本,检测血清麻疹、风疹IgM和IgG以及血CD4+细胞数,分析抗体产生时程;对2例有MR免疫史麻疹监测病例的诊断进行个案分析。结果 59.09%(13/22)的儿童麻疹IgM在接种MR后15d产生,维持45d;75.00%(15/20)的儿童风疹IgM在接种MR后30d产生,维持30d。95.45%(21/22)的儿童麻疹IgG在接种MR后15d产生,40.00%(8/20)和90.47%(19/21)的儿童风疹IgG分别在接种MR后1月和2月产生。儿童复种MMR后10d麻疹、风疹IgG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1 682.00mI U/mL、93.46 IU/mL,阳性率分别为96.00%(24/25)、88.00%(22/25);而复种前GMC分别为584.39 mIU/mL、78.39 IU/mL,阳性率分别为90.47%(19/21)、95.23%(20/21)。接种MR后15d、2月的儿童平均血CD4+细胞数为2 178/μL、2 524/μL。个案分析显示,2例麻疹监测病例应诊断为风疹,因接种MR后麻疹IgM阳性而误诊为麻疹。结论接种MR后麻疹抗体产生较早;风疹抗体产生受到免疫抑制而推迟,且复种MMR后无明显免疫应答。有MR免疫史的麻疹监测病例应根据临床症状和/或病毒核酸(而非仅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