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黄河,在哺育中华儿女繁衍生息的同时,也时而泛滥成灾,致使周边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故而历朝历代都将治理黄河视为千秋大业。万历元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启用潘季驯治理黄河,变水患为水利。张居正主导下的治河实践方略和潘季驯“筑近堤(缕堤)以束河流,筑遥堤以防溃决”的治河工程思路及其相应的堤防体系和严格的修守制度,谱写了明代历史上重要的治河篇章,并深刻影响了后世治河的主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