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角膜后表面散光(PA)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高度角膜散光人群中的分布规律,评估模拟角膜曲率计散光(KA)和总角膜散光(TCA)对散光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计算的影响。方法 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纳入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KA>0.75 D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81例200眼。所有患者术前均行Petacam检查,记录KA、PA、TCA和角膜前表面散光(AA),统计PA散光度数和轴位的分布。根据AA轴向分为顺规散光组、逆规散光组和斜轴散光组,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检测各组PA与AA间各矢量分解值以及KA与TCA间各矢量分解值的相关性,采用配对t检验法分析KA与TCA间各矢量分解值差异性。分析KA、TCA分别计算所得Toric IOL型号和轴向的差异。结果 所有散光患者PA矢量平均值为-0.32 D×93.1°,其中PA>0.5 D者22眼,占11%,PA为逆规散光者163眼,占81.5 %。所有散光患者中PA与AA间矢量分解值KP(0)和KP(45)均呈弱相关(r=0.480,P<0.001;r4=0.251,P45<0.001)。顺规散光组,KA和TCA的矢量平均值分别为1.44 D×89.6°和1.32 D×89.5°,KA>TCA者53眼,占69.7%;逆规散光组KA和TCA的矢量平均值分别为1.30 D×153.4°和1.71 D×154.4°,KA<TCA者82眼,占87.3%;斜轴散光组KA和TCA的矢量平均值分别为1.13 D×122.0°和1.24 D×124.2°,KA<TCA者20眼,占66.7%。各不同散光类型组患者KA与TCA的KP(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分别用KA和TCA计算Toric IOL的型号及放置的轴位,其中两种方式计算Toric IOL型号不一致者占42.5%,计算轴位不一致者占88.2%。结论 在高度角膜散光患者中,PA多为逆规散光,忽略PA将会使部分患者Toric IOL型号的选择和轴位放置产生偏差,对于无法测量PA或TCA的患者,应适当调整Toric IOL型号。
-
单位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