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是治疗颈椎多节段退行性脊髓病的常用术式,目前对于术中开门角度的预测和控制尚待进一步改进。目的:比较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两种不同角度门轴咬骨钳制作门轴时的开门角度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颈椎多节段退行性脊髓病患者的资料,共纳入57例,其中31例使用20°门轴咬骨钳,26例使用15°门轴咬骨钳。从功能性指标(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影像学指标(椎板角度、椎管矢状径、门轴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轴性症状、C5神经根麻痹)等方面对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的术后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及术后目测类比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两组患者的术后椎板角度均显著大于术前(P <0.01),且15°咬骨钳组的术后椎板角度(62.74±7.62)°显著小于20°咬骨钳组(68.55±8.71)°(P <0.01);15°咬骨钳组的术后椎管矢状径(13.52±2.16) mm显著小于20°咬骨钳组(15.39±2.85) mm(P <0.01);(3)术后4周时,15°咬骨钳组的门轴融合率要显著高于20°咬骨钳组(49%,35%,P <0.01);(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5)提示使用门轴咬骨钳时,可在术前对开门角度进行预测,并在术中准确控制术后椎板开门角度;相比于20°门轴咬骨钳,使用15°门轴咬骨钳制作门轴可将椎板角度扩大约25°,术后达到63°左右,避免椎板角度及椎管矢状径过大;15°门轴咬骨钳和20°门轴咬骨钳均可获得满意的减压效果,但15°门轴咬骨钳组的门轴愈合时间更短,有利于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