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米生育时期气候变化特征与产量年际波动

作者:时成俏; 覃永嫒; 罗桂湘; 黄安霞; 王兵伟; 黄梅丽; 秦洪波; 郑加兴; 覃嘉明; 黄凤玲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6, 55(12): 3069-307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12.019

摘要

2008-2012年连续10个玉米生长季节在广西农业科学院明阳试验基地同一试验地适时播种玉米,在同一施肥水平下进行管理,并对玉米的产量性状进行评价。结合2008-2012年南宁吴圩气象站提供的玉米生育时期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资料,对年际间、季节间玉米产量的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玉米生育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及不同年份玉米产量的波动情况。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秋季高于春季,除了春季少数几天出现的低温,玉米生长期温度基本适合玉米生长;春季随着玉米的生长,气温有逐步上升的趋势;和春季相反,秋季随着玉米的生长,气温有逐步下降的趋势。玉米生长期日照合计值秋季高于春季,日照呈现波浪型变化,变幅在012 h之间。日平均降水量春季在2.853.99 mm之间,变化较小;秋季在2.476.15 mm之间,变化较大;春季单日较大的降水都出现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秋季的降水不均匀且无规律,玉米苗期和成熟期降水普遍较少。春季玉米产量在7 446.09 118.5 kg/hm2之间,秋季在6 346.57 297.5 kg/hm2之间,产量低于春季。生育期春季105121 d,秋季91101 d,春季的生育期明显长于秋季。2008-2012年玉米生育时期没有重大的自然灾害,玉米产量波动与年际间气候条件相关性较小。不同年份之间,玉米产量变化不明显,但表现季节效应,春季玉米产量显著高于秋季。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