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韭类蔬菜种质资源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

作者:赵丹琦; 宋江萍; 贾会霞; 张晓辉; 阳文龙; 武亚红; 宋哲; 王海平*
来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2, 23(05): 1258-1268.
DOI:10.13430/j.cnki.jpgr.20220527002

摘要

葱韭类蔬菜种子属于短命性种质,常规低温保存难以实现资源的长期保存,因此,开展针对葱韭类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韭菜、大葱、韭葱、洋葱4种葱韭类蔬菜共30份资源进行了超低温保存方法研究。通过PVS2处理时间、复温温度、复温时间3个因素,每个因素4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以超低温保存后种子发芽率与未经超低温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比值对各试验组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VS2处理时间和复温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最佳试验组合为A1B4C1,即种子经过植物玻璃化溶液(PVS2)处理0 h,放入液氮,取出后在40℃的恒温环境下复温4 h。通过对洋葱品种泰星紫冠、大葱品种裕丰高杆、韭菜品种紫根韭菜以及韭葱品种E0004的实证验证,证明了最佳试验组合的实际效果。对最佳试验组合种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过液氮超低温保存后种子的丙二醛含量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经液氮处理之后高于对照,液氮冷冻后的韭菜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大葱、洋葱、韭葱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研究结果将为葱韭类蔬菜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提供技术储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