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关于阿尔茨海默病广泛接受的基本病理改变是β淀粉样蛋白沉积以及tau蛋白的聚集。脑萎缩、tau蛋白、β淀粉样蛋白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依据生物标志物以及临床表现分期了痴呆前期。这种分期理论假设了这些生物标志的出现顺序,即β淀粉样蛋白的相关改变首先出现,在没有β淀粉样蛋白改变的前提下出现tau蛋白的改变则被定义为非淀粉样改变的阿尔茨海默病,即"疑似非阿尔茨海默病理生理改变-痴呆临床前期"。这个概念的提出既有积极的意义,也存在一定争议,如已有相关研究证实在发现了tau蛋白相关变化之后的一段时间也出现了β淀粉样蛋白的相关变化。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痴呆相关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进步,关于痴呆前期这一概念的正确认识会陆续不断涌现。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内科; 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