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自制吡非尼酮(PFD)滴眼液局部应用于角膜的安全性。方法选择18只远交群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及实验2组,每组6只。对照组大鼠以磷酸盐缓冲液(PBS)滴眼,实验1组和实验2组大鼠分别以3 mg/ml和30 mg/ml的PFD滴眼液滴眼,全部大鼠每天滴眼6次,连续14 d。每次滴眼液滴眼后,观察并记录大鼠接触滴眼液后所产生的刺激反应情况,包括有无抓挠眼部、频繁眨眼或甩头等行为。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大鼠的结膜、角膜及虹膜组织等眼表情况,应用荧光素钠染色检查排查角膜是否存在损伤情况,参照Draize的兔眼刺激性实验评分标准对大鼠进行评分,比较第14 d时三组大鼠眼表的损伤情况。三组大鼠结束滴眼后,将10%水合氯醛按照3.5 ml/kg用量配置,对大鼠进行腹腔注射。充分麻醉后,在眼科手术显微镜下取大鼠的眼结膜和角膜,置于4%的中性缓冲甲醛固定液中固定4 h,行病理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生物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进行显微照相。刺激性行为的描述采用例数和百分比,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大鼠刺激行为持续时间和Draize眼刺激性实验评分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对照组、实验1组及实验2组的大鼠在滴眼后,均立即出现抓挠眼部的行为,约持续20~30 min后消失。统计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的大鼠接受滴眼液处理后均无明显刺激性行为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8,P>0.05)。对照组、实验1组及实验2组大鼠的刺激性行为持续时间分别为(23.50±1.87)min、(24.83±3.06)min及(25.67±2.8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4,P>0.05)。对照组、实验1组及实验2组的结膜、角膜及虹膜Draize评分分别为0.33±0.52、0.50±0.55及0.83±0.75。采用单向方差分析的统计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1组及实验2组的结膜、角膜和虹膜Draiz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03,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的病理切片显示,对照组、实验1组及实验2组大鼠的角膜和结膜上皮完整,角膜基质排列规则有序,未见病理性改变。结论 PFD滴眼液眼局部应用于角膜的安全性良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