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经济而有效的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IUI)助孕策略。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夫精IUI助孕的2266对夫妇的第1个IUI周期临床资料, 根据人工授精的次数分为单次IUI组(n=2158)和双次IUI组(n=108), 分析两组临床妊娠率和医疗花费的差异。根据是否行促排卵治疗及促排卵药物不同, 将患者分为自然周期组(n=1163)和促排卵周期组(n=1103)。根据促排卵药物不同, 促排卵周期组又分为克罗米酚(clomiphene, CC)/CC+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 hMG)亚组(n=324)、来曲唑(letrozole, LE)/LE+hMG亚组(n=670)和hMG亚组(n=109)。对比分析不同组间IUI助孕结局。结果①单次IUI组和双次IUI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不孕年限、子宫内膜厚度和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但双次IUI组的医疗花费明显多于单次IUI组,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 786.06±173.80)元比(3 172.99±174.91)元, P<0.001]。②女方因素、男方因素、不明原因不孕、自然周期、促排卵周期的单次IUI和双次IUI的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次IUI组中, 不孕原因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两比较检验显示, 单次IUI者, 女性因素不孕与不明原因不孕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单次IUI者, 促排卵周期临床妊娠率[14.0%(145/1039)]高于自然周期临床妊娠率[7.8%(87/11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双次IUI者, 促排卵周期临床妊娠率与自然周期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774)。③CC/CC+hMG亚组和LE/LE+hMG亚组的临床妊娠率[13.9%(45/324)、14.6%(98/670)]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组[7.9%(92/1163)], 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应用CC/CC+hMG、LE/LE+hMG促排卵是IUI临床妊娠率的独立影响因素[OR(95%CI)=1.794(1.216~2.647), P=0.003;OR(95%CI)=1.892(1.382~2.589), P<0.001]。结论双次IUI与单次IUI在临床妊娠率相似, 但双次IUI治疗费用高, 故不建议进行双次IUI。促排卵治疗可以改善临床妊娠率, 其中以LE/LE+hMG临床妊娠率最佳, 安全性良好。
-
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