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刘润认为:"朗诵中,有境界自称高格。"[1]这个境界其实指意境。在鱼龙混杂的作品中,之所以出现大部分作品背离正确的创作观念、道路的现象,与朗诵主体自身技巧及审美有关。技巧运用的错误与审美观念的缺失直接导致了意境的空白、消失。张颂老师曾言:"失去主体的中介感,把文字作品和听者置于脑后。唯我独尊、自我张扬的思路和表现,会破坏朗读的审美价值,反而丧失了创作初衷的积极意义。"[2]朗诵作为一种创作活动,其人文内涵、美学价值、文化价值不言而喻。许多朗诵者忽视了朗诵的美学价值和意义,流于表面,缺乏意境,因而出现很多空洞、浮夸、表面的语言材料。张颂老师说:优秀的文字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意境美’。笔者认为,在朗诵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尊重作者原有意思及意境的基础上,运用合理的创作技巧,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体现出朗诵意境的层次。

  • 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