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瘤病毒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卢甲林; 袁萍; 孙军*
来源: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23, 39(11): 1515-1523.
DOI:10.13865/j.cnki.cjbmb.2023.08.1095

摘要

自2015年溶瘤疱疹病毒T-VEC在美获批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后,医学界对于溶瘤病毒疗法的关注与日俱增。在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研究过程中,溶瘤病毒疗法同样占有一定地位。某些溶瘤病毒对非小细胞肺癌具有特异性靶向作用,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飞速发展的基础上,研究者们又设计出许多针对各种特异性位点的重组溶瘤病毒,进一步提高了溶瘤病毒的靶向性与溶瘤作用,以期能够缓解症状甚至治愈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本文简介了溶瘤病毒的野生型和基因编辑型两大分类,及其如何实现特异性靶向和杀伤肿瘤细胞的溶瘤机制,重点介绍了溶瘤病毒单独应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或联合化学疗法、免疫疗法,例如CAR-T细胞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当前热点研究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其潜在的发展方向;同时对溶瘤病毒疗法学界关注度较高的靶向运输问题进行了归纳与讨论,指出以细胞外囊泡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最后结合现有基础与临床研究分析指出其现存的问题与未来的应用前景,以期拓展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方法,使其不再局限于传统疗法。

  • 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基础医学院; 第一临床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