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探讨了11种不同树种菌材栽培天麻后窑内土壤微生物组成、理化性状及其相关性,以期探明天麻种植中菌材种类与土壤微生物、土壤营养和结构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1种菌材栽培天麻后,窑内土壤中三大类微生物数量结构均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栽培窖中菌材为南酸枣的土壤所含细菌数量最高,达到11. 17×107 CFU·g-1;栽培窖中菌材为白栎的土壤所含放线菌数量最高,达到34. 29×106 CFU·g-1;栽培窖中菌材为白栎的土壤所含真菌数量最高,为8. 82×105 CFU·g-1。栽培窑内土壤中B/F值最大为南酸枣147. 84;B/F值最小为白栎26. 85。土壤理化性状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氮含量均以野漆树作为菌材的栽培窖中土壤为最高;速效钾含量以油桐作为菌材的窖中土壤最高,速效磷含量以白栎作菌材的窖中土壤最高。土壤微生物和理化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含水率和微生物总量呈显著正相关(P<0. 05);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和放线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 01);土壤中速效钾和细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P<0. 05);土壤中全氮含量和细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P<0. 05)。基于栽培天麻后土壤的综合指标,可以将11种菌材聚为三类,其中油桐、南酸枣对土壤的影响明显不同于其它菌材。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