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肩部神经脉冲射频复合肩袖间隙臭氧注射治疗肩袖损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疼痛科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就诊的40例肩袖损伤患者, 年龄25~68岁, 性别不限,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肩部神经(肩胛上神经、腋神经)脉冲射频复合臭氧注射组(A组)和超声引导下肩部神经(肩胛上神经、腋神经)脉冲射频组(B组), 每组20例。脉冲射频参数:42 ℃, 360 s, 2次。A组患者射频治疗后, 肩袖损伤间隙注射30 μg/ml医用臭氧5 ml。观察两组治疗前, 治疗后1、12、24、72 h及1、3、6个月时患侧肩的数字模拟评分(VAS)、睡眠时间、主动前屈关节活动度(AFROM)及外展关节活动度(AAROM)的评估。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行肩部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睡眠时间均较治疗前延长, AFROM及AAROM均较治疗前增加,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VAS评分比较治疗后1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治疗后12 h至治疗后6个月均较B组明显降低(P均<0.05);两组睡眠时间治疗后1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治疗后12 h至治疗后6个月均较B组明显延长(P均<0.05);两组AFROM及AAROM治疗后1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治疗后12 h至治疗后6个月时A组较B组明显增加(P均<0.05)。治疗后核磁共振显示A组积液及水肿改善均较B组明显(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肩部神经脉冲射频复合肩袖间隙臭氧注射治疗肩袖损伤安全有效, 且疗效优于单纯肩部神经脉冲射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