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普定土壤酶活性和氮循环功能基因数据集

作者:李丹丹; 张心昱; 杨洋; 刘霜; 张雷明; 郭志明; 刘烁; 彭韬
来源: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3, 8(04): 162-176.
DOI:10.11922/11-6035.csd.2023.0083.zh

摘要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该地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启动“退耕还林”恢复工程项目以实现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土壤微生物的丰度、群落组成及功能活性变化关系到土壤养分供应和周转情况,是影响植被恢复的关键因子。本数据集依托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以陈旗流域的农田、弃耕地、次生林和灌丛以及天龙山的近顶级植被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为监测对象,采集5种植被类型下的剖面土壤和天龙山典型树种根际土壤,从调查采样过程、样品分析与数据精度三个方面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形成了由8个数据表单组成的1个Excel文件,涵盖2016年5种植被类型下表层至基岩层剖面土壤的参与碳、氮、磷转化的微生物酶活性、氮循环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和氮转化速率、不同类群微生物的活体生物量和残体碳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数据;2018年近顶级植被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树种根际土壤酶活性和理化性质的数据。该数据集对于喀斯特地区土壤养分循环的微生物调控机制认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退耕还林”背景下生态脆弱区土壤养分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