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广东省某河道底泥为对象,研究了相关河段的底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防治措施。通过考察不同固化/稳定化药剂对受复合重金属污染的河道底泥的固化/稳定化效果,最终选定"水泥(投加量10%)+Fe2++(Fe(SO4)2投加量10%)"为此次研究的最佳药剂选择和配比。样品底泥的pH值上升,铜、镍、镉、铅及砷的浸出浓度显著下降,通过Tessier的五步连续提取程序分析底泥中重金属形态变化,铜、镉、镍及铅的残渣晶格结合态(Ts5)升高,而砷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Ts3)升高。
- 单位
以广东省某河道底泥为对象,研究了相关河段的底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防治措施。通过考察不同固化/稳定化药剂对受复合重金属污染的河道底泥的固化/稳定化效果,最终选定"水泥(投加量10%)+Fe2++(Fe(SO4)2投加量10%)"为此次研究的最佳药剂选择和配比。样品底泥的pH值上升,铜、镍、镉、铅及砷的浸出浓度显著下降,通过Tessier的五步连续提取程序分析底泥中重金属形态变化,铜、镉、镍及铅的残渣晶格结合态(Ts5)升高,而砷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Ts3)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