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自噬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复制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利用HepG2细胞,转染绿色荧光标记的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GFP-LC3),分别在正常和饥饿条件下培养,另共转染HBV WT和GFP-LC3,正常条件培养,免疫荧光观察细胞自噬;分别转染1.3mer HBV野生型质粒(HBV WT)与HBV突变型(HBV X-)质粒,正常和饥饿两种条件下培养,蛋白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Bc)的表达;细胞转染HBV WT后,分别正常条件培养(对照组),无血清饥饿培养(饥饿组),加入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培养(3-MA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含量。结果转染HBV WT质粒的细胞内自噬荧光颗粒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发生自噬的细胞比例分别为13%和2%;饥饿组HBsAg含量(1.856±1.415)较对照组(1.531±0.944)升高,HBeAg含量(0.533±0.391)较对照组(0.334±0.110)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噬抑制剂组HBsAg含量(1.184±0.759)较饥饿组(1.856±1.415)降低,HBeAg含量(0.306±0.130)较饥饿组(0.533±0.391)降低(P<0.05);蛋白印迹显示,转染HBV WT质粒的细胞中LC3蛋白表达较HBV X-组增高,且在饥饿条件下,HBc蛋白的表达增高。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可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且自噬可促进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
单位北京市肝病研究所; 山东省肿瘤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