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5家医院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基因的分析

作者:吴娜; 田素飞; 褚云卓; 陈佰义; 刘丽文; 张智洁; 王晶; 肖晓光; 路娟
来源: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7, 35(06): 357-363.

摘要

目的了解东北地区5家医院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RE)的药物敏感情况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东北地区5家医院临床分离的85株CRE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受试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度。分别通过改良Hodge试验、EDTA协同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的表型检测,应用PCR基因扩增技术及DNA测序方法对受试菌株进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基因型进行检测,同时以PCR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碳青霉烯酶检测方法。结果 85株CRE中,肺炎克雷伯菌61株,占71.8%。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对头孢菌素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80.0%,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厄他培南耐药率为100.0%(85/85),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5.9%(56/85)和71.8%(61/85),有36株菌对两者同时耐药;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分别为左氧氟沙星72.9%(62/85),环丙沙星65.9%(56/85);对磷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5.0%(55/85)和54.1%(46/85);耐药率最低的是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分别为21.2%(18/85)和20.0%(17/85)。改良Hodge试验和EDTA协同试验阳性菌株分别为49、12株。经PCR检出64株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分别为KPC-2(53/85,62.4%)、IMP-4(10/85,11.8%)、NDM-5(7/85,8.2%)、NDM-6(1/85,1.2%)。同时对85株CRE菌株进行了ESBL基因检测,未检测出TEM型及SHV型酶,产CTX-M型ESBL酶的菌株有47株(55.3%)。结论东北5家医院临床分离的CRE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CRE株以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为主,约50%菌株同时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和ESBL酶基因,耐药机制复杂。

  • 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辽宁省人民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