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癫痫人群丙戊酸(VPA)暴露与癌症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山东省多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获取2012~2017年癫痫人群,分析VPA暴露与非暴露组癌症总发病密度差异与相对危险度(RR);应用Cox模型分析VPA暴露的癌症发生风险比(HR);分析癌症发生风险与VPA暴露时长及处方剂量间的关系。结果通过大数据平台获得2012~2017年癫痫患者3 107例,其中筛选出VPA暴露者1 233例,非暴露者1 788例。暴露与非暴露组分别有27、23例诊断为癌症,癌症总发病密度分别为9.68/1 000(6.03~13.33/1 000)人年、5.70/1 000(3.37~8.03/1 000)人年;剔除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3种抗癫痫药物暴露的人群干扰后,暴露与非暴露组癌症总发病密度分别为4.95/1 000(0.10~9.80/1 000)人年、5.25/1 000(2.15~8.35/1 000)人年;经年龄调整后RR为0.79(0.26~2.40),P=0.681,Cox模型调整后HR为0.80(0.25~2.53),P=0.702。筛选暴露时长D≥100且处方剂量P≥10的高暴露剂量人群,癌症总发病密度与暴露时长的χ2线性趋势检验发现,癌症总发病密度的点估计结果随暴露时长增加依次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暴露时长按中位数分组的Cox分析得到调整HR为0.59(0.22~1.59),P=0.301;处方剂量按中位数分组的Cox分析得到调整HR为0.93(0.35~2.47),P=0.890。结论未发现VPA具有降低癌症发生风险的作用。
-
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