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水资源管理利用模式受水资源认知差异的影响,探讨不同人群的文化类型及其对水资源的认知差异,有助于促进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为实施和规范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论文从文化价值观出发,以节水型社会试点典型区域——黑河中游张掖市甘州区为例,设计问卷实地调查获取数据,运用格-群文化理论判定甘州区农村居民的文化类型,通过列联表分析不同文化类型与水资源认知差异的相关性,从而验证各文化类型与相应水资源管理策略的一致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居民中等级主义者最多,占总调查样本的48%;其次是平均主义者和个人主义者,分别占28%和20.7%;宿命论者仅占3.3%。文化类型与水价政策、来水量控制和人工补给地下水三组观点显著相关(Approx.Sig<0.05);与建造水库、水权交易存在较明显的相关关系(Approx.Sig<0.1)。等级主义和平均主义的文化类型特征与相应水资源认知较为匹配。在节水技术、来水量控制、人工补给地下水、建造水库、水权交易、水资源自然循环、水质标准评价和水污染标准8个方面,有53%79%的等级主义者认同自身观点;在用水需求、水价政策、水资源短缺、地下水开采和公共水资源供给5个方面,有37%72%的平均主义者认同自身观点。研究结果证明格-群文化理论在我国内陆河流域有一定适用性,关注个体文化差异对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一定借鉴意义。
-
单位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