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果说大纲、课程、教材等是治疗"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外部方案,那么身为英语教学主体的广大师生对中国英语的态度很可能是破解文化失语的内部心理机制。本研究以40名英语教师和46名学生为被试,考察了英语实践者对中国英语的感知及其态度倾向的原因。研究发现,整体上英语使用者对中国英语的理解度远大于接受度,对词汇层面的中国英语变体更为接受,而相对不接受句法和语用语篇层面的变体形式。教师群体的接受模式与学生群体相似,但在具体的语言特征上有区分。拒绝中国英语变体的主要原因有内化的本族语标准观念、对中国英语变体(将其等同于中式英语)的偏见等;接受中国英语变体的主要原因有使用者所持有的可理解性的语言标准、交际者身份表达工具等。本研究对以"中国英语"作为文化输出工具,并解决英语学习者"中国文化失语症"的这种本土化英语教育理念的实行有启示意义。
-
单位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