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PMO)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和骨转换标志物表达水平与骨折风险的关联性。方法 招募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上海市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收治的277例因跌倒发生脆性骨折的老年女性PMO患者作为骨折组,另外纳入同期无骨折记录的老年女性PMO患者作为对照组(250例)。比较两组血清IL-33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血清IL-33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MO女性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33水平预测PMO女性发生骨折的效能。结果 骨折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1型胶原蛋白C末端肽(CTX-1)、1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1NP)、骨钙素(OC)、骨特异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和骨密度(BM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组患者血清IL-33水平与血清25(OH)D水平呈正相关(rs=0.158,P=0.009),与血清CTX-1(rs=-0.233,P<0.001)、OC(rs=-0.357,P<0.001)、PTH(rs=-0.326,P<0.001)水平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水平的血清IL-33(OR=0.125)和BMD(OR=0.554)是抑制PMO女性发生骨折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33水平具有预测PMO女性发生骨折风险的应用价值(P<0.05),最佳截断值为6.57 pg/ml,其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80%和91.30%。结论 PMO女性人群血清IL-33和骨转移标志物水平与骨折风险具有关联性,对其水平进行监测有助于临床医师对风险患者予以及时干预。
-
单位上海健康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