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两晋士人的趣味由汉末发展而来,呈现出独特的风尚,在对待死亡的态度上表现出审美化、艺术化的发展趋势。这直接突出地表现在士人丧挽行为上,特别是创作挽歌、欣赏挽歌、居丧、吊丧行为。两晋士人自作挽歌诗,从西晋时区别的、痛感的死亡体验到东晋时期对死亡的超越性审美,是一个死亡意象化的审美过程。在欣赏挽歌的独特嗜好及居丧、吊丧的怪诞行为中,东晋士人又进行了独特的审美体验,在当下瞬时的感受中获得了一念大千的情感永恒。这种审美化的进程,有赖于世俗化人生趣味和东晋形神观念的发展,而复归于庄子"至乐"的死亡审美观。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