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本院以及本地区乡镇卫生院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规律,并分析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08-03~2010-07上报的ADR报告分别就患者性别、年龄、不良反应类型、药品种类、严重程度分级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34例ADR中,男性患者发生概率较大(172例,占51.50%);60 y以上(86例,占25.75%)老年人及0~10 y(54例,占16.17%)婴幼儿居多;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297例,占86.34%)和口服给药(28例,占8.14%)为主;用药方式多为单一用药(249例,74.55%);抗感染类药物所占比例最多,占54.13%;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引起ADR例数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克林霉素注射剂、注射用头孢他啶;ADR严重程度分级多为一般,结果多为治愈或好转。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加强对患者用药过程观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减少ADR的发生。

  • 单位
    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