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低骨量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置入深度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行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伴低骨量患者109例。依据术后CT显示椎弓钉置入深度将患者分为3组,椎弓根螺钉穿破椎体前缘皮质为双皮质组,椎弓根螺钉未穿破椎体前缘,但紧邻前缘皮质为皮质下组,椎弓根螺钉位于椎体中央或前1/3处为椎体内组。测量并记录术后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计算术后矫正率与末次随访时矫正丢失率,三组间进行比较。[结果]109例患者中,符合双皮质组25例,皮质下组38例,椎体内组48例。术前三组间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双皮质组和皮质下组在Cobb角矫正值和伤椎前缘高度矫正率方面均显著高于椎体内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皮质组和皮质下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双皮质组和皮质下组的Cobb角丢失值和伤椎前缘高度矫正丢失率均显著低于椎体内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三组均有螺钉松动出现,双皮质组1例,皮质下组2例,椎体内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断钉或断棒。[结论]低骨量胸腰段椎体骨折行椎弓根螺钉固定时,应尽可能双皮质或皮质下置钉,以增加固定系统的稳定性与把持力。
-
单位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