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大鼠抑郁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内源性大麻素受体1(CB1)、二酰基甘油脂肪酶(DAGLα)、脂肪酰胺水解酶(FAAH)和单酰基甘油脂肪酶(MAG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模型组(CUS),模型+电针治疗组(CUS+EA),每组8只。CUS组以及EA+CUS组大鼠接受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处理(CUS)造模; EA+CUS组在造模第14 d开始给予电针干预,每天给予百会穴电针刺激30 min,电流1 m A,频率2/15 Hz疎密波,连续7 d; Sham组和CUS组给予假刺激;静养两周后,通过旷场,强迫游泳以及糖水偏好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抑郁样行为。行为学检测结束后处死大鼠,通过real time RT-PCR检测海马CB1受体、DAGLα、FAAH及MAGL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1) CUS处理可以导致大鼠明显的抑郁样行为,包括进入旷场中心区次数和时间减少(P <0. 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 <0. 01),糖水摄取量下降(P <0. 05)。CUS组大鼠海马的CB1、DAGLα的mRNA表达下调(P <0. 05),而FAAH和MAGL表达上调(P <0. 05)。(2)电针刺激可以缓解CUS大鼠的抑郁样行为,CUS组与EA+CUS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5)。(3)电针刺激可以恢复CUS大鼠海马的内源性大麻素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论:电针刺激可以缓解CUS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调节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的CB1受体和内源性大麻素代谢酶基因表达。
-
单位西京医院; 第四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