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术后发生AMR 1例受者的病例资料。受者因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接受血型相合肝移植,术后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血他克莫司浓度谷值维持在8~10μg/L。术后1个月移植肝功能恢复正常,丙氨酸转氨酶为16 U/L,天冬氨酸转氨酶为37 U/L,胆红素总量为17.3 U/L。结果术后3个月后,复查肝功能指标急剧上升(胆红素总量为481.8 U/L);术后14周行第1次移植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提示急性排斥反应组织学表现,结合临床表现,给予激素冲击治疗,效果不佳;术后18周再次行移植肝穿刺活检显示,少数肝细胞坏死和中央静脉分支管壁明显淋巴细胞贴附,肝小叶内中央静脉分支邻近部分毛细胆管内明显胆汁和胆栓淤积,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显示抗HLAⅡ类抗体强阳性,确诊为急性AMR;予以血浆置换和调整免疫抑制剂药物浓度治疗,治疗后移植肝功能逐步恢复正常。结论血型相容肝移植和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移植受者,也应警惕术后发生急性AMR,应及时行移植肝穿刺活检和PRA检测以明确诊断。采用血浆置换治疗肝移植术后急性AMR有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