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严重影响坡耕地水土流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为探究周年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球囊霉素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与机制,通过田间试验设置苕子-玉米轮作、豌豆-玉米轮作、休闲-玉米和全年休闲4个处理,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团聚体、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及有机碳(SOC)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休闲-玉米,苕子-玉米轮作、豌豆-玉米轮作相比,全年休闲能显著增加大团聚体(>0.25 mm)含量,提高团聚体稳定性;在不同团聚体粒级下,与休闲-玉米相比,苕子-玉米轮作、豌豆-玉米轮作和全年休闲均能有效增加GRSP和SOC的含量,且全年休闲效果更佳;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显示,GRSP对SOC和DOC都有直接的正面影响,且对团聚体稳定性有间接影响,各因子对MWD的总效应由大到小分别为WSA>0.25>DOC>T-GRSP>SOC>EE-GRSP;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团聚体粒级下GRSP与SOC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但在不同粒级相关系数的大小有所差异。研究表明,合理的轮作休耕模式有助于恢复地力,改善耕地质量,减少水土流失。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