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眩晕中医临床路径各证型的分布规律及疗效。方法收集200例眩晕病患者,根据眩晕病的临床路径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分析其特征及疗效。结果眩晕患者女性发病率总体高于男性,均未发现肾精不足证,其中风痰上扰证、肝火上炎证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痰瘀阻窍证男性高于女性(P<0.05),痰瘀阻窍证男性高于女性(P<0.05)。眩晕患者61~7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显著高于18~40岁、41~50岁、81~90岁3个年龄段(P<0.05)。肝火上炎证疗效相对较差,其治疗指数显著低于气血亏虚证、阴虚阳亢证、痰瘀阻窍证(P<0.05)。结论眩晕临床路径的各个证型有其独特的分布特征,未发现肾精不足证,根据其方案治疗眩晕,各证型治疗均有效,但疗效不甚相同。

  • 单位
    开封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