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化冻存对蒙古驴卵母细胞甲基化及GFM1、MRPL15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强; 庞玉娟; 武艺; 张焱如; 曹俊伟*
来源: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9, 40(05): 10-15.
DOI:10.16003/j.cnki.issn1672-5190.2019.05.003

摘要

旨在探讨玻璃化冷冻对驴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采集新鲜驴卵巢组织,将收集的卵母细胞分别按以下3种方式进行处理:直接冷冻(T1组)、冷冻复苏+成熟处理20 h(T2组)、冷冻复苏+成熟处理40 h(T3组);同时,取新鲜的GV期卵母细胞,分别设置相应的对照处理方式:新鲜细胞不进行成熟处理(C1组)、成熟处理20 h(C2组),成熟处理40 h(C3组)。各处理组细胞经转录组测序后,采用Trimmomatic(v0.36)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过滤,并对后续数据进行分析。过滤后将原始数据与参考基因库比对,进行注释分析和甲基化位点识别,比较各处理组之间的甲基化水平。结果显示,T1、T2组甲基化水平分别大于C1、C2组,T3组甲基化水平小于C3组;各冷冻处理组卵母细胞的CpGs甲基化水平为T1组>T2组>T3组。共选择出总体差异基因1 269个,玻璃化冷冻处理细胞与未冷冻处理细胞之间具有差异的基因确定为677个。GFM1与MRPL15基因甲基化差异最为显著,基因通路富集到线粒体延伸途径中,这是导致玻璃化冷冻后驴卵母细胞成熟率较低的因素。研究结果为确定卵母细胞冷冻最佳条件奠定了试验基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