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CT肠道成像(CTE)征象的列线图预测克罗恩病(CD)患者肠壁穿透性病变的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至少行2次CTE检查的CD患者的临床和CTE资料。共112例患者, 在末次CTE观察肠壁穿透, 将患者分为无穿透组(84例)及穿透组(28例)。首先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首次检查时CD患者的临床及CTE资料, 筛选出能有效预测CD患者肠壁穿透性病变的高危因子, 并建立列线图。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首次和末次CTE征象的变化趋势(ΔCTE), 并构建列线图。采用Harrell一致性指数量化评估列线图的区分能力。结果在首次检查时临床和CTE征象中, 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结果显示, 病变肠段区域数(HR为0.686, 95%CI 0.475~0.991, P=0.045)、最大淋巴结短径(HR为0.751, 95%CI 0.593~0.949, P=0.017)是穿透性病变的独立保护因素, 肠壁表面不光整(HR为5.626, 95%CI 2.466~12.839, P<0.001)是穿透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以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无穿透性病变的特异度为82.1%、灵敏度为59.5%, Harrell一致性指数为0.810(95%CI 0.732~0.888)。在ΔCTE征象中, 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 Δ肠壁表面不光整(肠壁表面一直不光整HR为12.344, 95%CI 2.042~74.625, P=0.006;肠壁表面光整变不光整HR为28.720, 95%CI 4.580~180.112, P<0.001)、Δ最大淋巴结短径(HR为1.534, 95%CI 1.091~2.157, P=0.014)是穿透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列线图预测无穿透性病变的特异度为89.3%、灵敏度为79.2%, Harrell一致性指数为0.876(95%CI 0.818~0.934)。结论基于CTE征象病变肠段区域数、最大淋巴结短径和肠壁表面不光整及其变化趋势的列线图可有效预测CD患者肠壁穿透性病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