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关于奁的最早文献记载见于《说文解字·竹部》释"籢(奁)"曰:"籢,镜籢也。从竹,敛声。"可见,奁最初应为竹制品。奁出现之初,除盛放妆奁用具外,还可以用来盛放食物或日常用品。目前学术界对于汉代漆奁的研究较为系统和深入,如刘芳芳《战国秦汉妆奁研究》[1]、王培佩《魏晋至宋元时代的妆奁研究》[2]等,而对于两汉时期墓葬中出土陶奁的研究则寥寥无几。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汉墓出土陶奁的实物资料,利用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对各地汉墓出土的陶奁及其装饰图案的发展与演变、传播方向、文化内涵等内容进行阐释,不当之处恳请方家指正。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