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地区不同粮草轮作模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作者:侯东来; 刘建宁*; 石永红; 张婷; 方志红; 贾会丽; 吴欣明; 池惠武
来源:山西农业科学, 2022, 50(12): 1662-1667.

摘要

为探究晋北地区不同粮草轮作模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2017—2019年在朔州市朔城区进行了燕麦—毛苕子—青贮玉米(O-H-C)、燕麦—毛苕子—谷子(O-H-M)、燕麦—毛苕子—燕麦(O-H-O)、燕麦—大豆—青贮玉米(O-S-C)、燕麦—大豆—谷子(O-S-M)、燕麦—大豆—燕麦(O-S-O)、燕麦—燕麦—青贮玉米(O-O-C)、燕麦—燕麦—谷子(O-O-M)8个粮草轮作模式的田间试验,以生物产量和经济收入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有青贮玉米的3个轮作模式(O-H-C、O-S-C、O-O-C)生物产量较高,平均为25 845.7 kg/hm2,以燕麦为主体的4个轮作模式(O-H-O、O-S-O、O-O-C、O-O-M)生物产量较低,平均为19 641 kg/hm2;有谷子的3个轮作模式(O-H-M、O-S-M、O-O-M)经济效益较高,平均为20 115元/hm2,以燕麦为主体的4个轮作模式(O-H-O、O-S-O、O-O-C、O-O-M)经济效益较低,平均为10 672元/hm2。综上,燕麦—毛苕子—谷子、燕麦—大豆—青贮玉米、燕麦—毛苕子—青贮玉米和燕麦—大豆—谷子等4个粮草轮作模式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较高,是晋西北地区比较理想的粮草轮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