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失眠是一种常见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失眠的临床治疗主要有中医药治疗、镇静催眠类药物治疗与认知行为疗法3种方法,中医药治疗失眠以其不良反应低、疗效好、无药物依赖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对中西医理论中失眠病机进行概括,现代医学研究普遍认为失眠以睡眠-觉醒障碍为主要病理机制,涉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细胞因子失衡、肠道菌群失衡等多个因素;中医将失眠病机主要划分为肝郁化火、阴虚火旺、痰热内扰、心肾不交、心脾两虚、心胆气虚、胃气不和、心火炽盛、瘀血内阻9类证型。根据上述9种失眠病机,对应的经典名方如龙胆泻肝汤、酸枣仁汤、黄连温胆汤、交泰丸、归脾汤等进行分析与总结,发现中药主要通过升高5-羟色胺水平,降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和谷氨酸与γ-氨基丁酸的比值,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起到治疗失眠的效果。
-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 甘肃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