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低风险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合理的静脉入量管理方法。方法 对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80例足月低风险初产妇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每组60例。在活跃期(宫口≥5 cm)后指导口服清流质的同时开通静脉通路,分别以250 mL/hr的速度输注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GNS组)、乳酸钠林格氏液(林格组)以及0.9%氯化钠溶液(NS组),对比3组产妇总产程、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及第三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出生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结果 GNS组、林格组和NS组分别有57例、58例和57例经阴道分娩。3组孕妇在总产程、第一产程、活跃期和第三产程、缩宫素使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NS组与NS组比较,GNS组显著降低总产程、第一产程、活跃期和第三产程时间,降低了缩宫素的使用率(26.3%vs 61.4%)。GNS组相较于林格组,两者在总产程、第一产程时长和缩宫素的使用率上无统计学差异,但GNS组显著缩短了活跃期和第三产程时间。林格组与NS组在各产程时长和缩宫素使用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3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NS比单纯给予NS更有助于产妇缩短总产程、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减少缩宫素的使用率,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