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传统观念认为中性粒细胞作为人体固有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通过吞噬外源性病原微生物发挥作用。2004年, Brinkmann等[1]发现活化中性粒细胞可释放解聚染色质及胞内蛋白至胞外, 形成丝网状结构——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 核内组蛋白以及胞质中高表达的抗菌肽和颗粒蛋白酶依附于胞外染色质, 协同发挥捕获、杀灭病原体的作用。随后大量研究发现, NETs不仅参与清除外源性病原体, 同时参与体内

  •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