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CalliSpheres载药微球加载伊立替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DEBIRI-TACE)联合瑞戈非尼三线以上治疗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收治的53例至少接受二线全身化疗失败的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 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9)。对照组仅接受瑞戈非尼单药治疗, 观察组接受瑞戈非尼联合DEBIRI-TACE治疗。依据改良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 采用Kaplan-Meier法估算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观察组患者OS的影响因素, 观察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月后, 观察组的ORR为75.0%(18/24), DCR为91.7%(22/24), 均高于对照组的6.9%(2/29)、51.7%(15/2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92, P<0.001;χ2=9.94, P=0.002)。两组与瑞戈非尼相关不良反应手足皮肤反应[62.5%(15/24)vs. 65.5%(19/29), χ2=0.05, P=0.819]、乏力[41.7%(10/24)vs. 44.8%(13/29), χ2=0.05, P=0.817]、高血压[29.2%(7/24)vs. 34.5%(10/29), χ2=0.17, P=0.679]、腹泻[25.0%(6/24)vs. 27.6%(8/29), χ2=0.04, P=0.832]、声音嘶哑[16.7%(4/24)vs. 17.2%(5/29), χ2=0.01, P=0.956]、蛋白尿[8.3%(2/24)vs. 10.3%(3/29), χ2=0.06, P=0.803]发生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DEBIRI-TACE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疼痛、恶心呕吐等, 均经对症治疗后缓解, 未出现CalliSpheres载药微球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至随访结束, 观察组24例患者中, 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中位OS为12个月, 异时性肝转移患者为22个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 P=0.026);肝转移癌数目3~5个的患者中位OS为21个月, 肝转移癌数目>5个的患者为14个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 P=0.040);肝功能分级Child-Pugh A级患者中位OS为22个月, Child-Pugh B级患者为13个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 P=0.027);伴有肝外转移患者中位OS为16个月, 不伴有肝外转移患者为23个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 P=0.013)。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 同时性肝转移(HR=1.59, 95%CI为1.02~2.47, P=0.031)、肝外转移(HR=1.61, 95%CI为1.29~2.01, P=0.020)是观察组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中位PFS为9个月, 对照组为5个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 P=0.005);观察组中位OS为17个月, 对照组为11个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1, P<0.001)。结论 DEBIRI-TACE联合瑞戈非尼三线以上治疗全身化疗失败的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较好, 不良反应可耐受, 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式;同时性肝转移、合并肝外转移的患者预后更差。
-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