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剩余污泥量大,已成为制约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膜生物反应器(MBR)作为新型高效污水处理技术,能够实现污水处理中的剩余污泥减量.采用对比法,对MBR技术中剩余污泥减量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溶解氧(DO)质量浓度在1.0~3.0 mg/L内,污染物处理效果均可达到90%以上,污泥浓度(MLVSS)可控制在10 g/L左右,脱氢酶活性平均值为136.82 mg/g-VSS,膜区污泥中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平均为0.003 56μg/mg-VSS.分析发现,在MBR中发生了能量解偶联作用,膜区附近、反应器中部、进水口附近的胞外聚合物(EPS)含量分别为15.15、12.79、15.38 mg/g-VSS,EPS和胞外蛋白酶相互作用,EPS、微生物残骸等大分子物质被高活性的胞外蛋白酶降解,成为可以被微生物代谢的基质,促进了微生物隐性增长,从而有效降低了污泥产率,实现了剩余有机污泥减量.
-
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