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疼痛管理模式与传统疼痛管理模式对下肢骨折患者的疼痛管理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233例下肢骨折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4例,女109例;年龄18~74岁[(48. 3±3. 3)岁]。根据疼痛管理模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17例)和对照组(116例)。观察组依照规范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案,结合专业团队及微信群患者实施疼痛管理,并进一步处理疼痛治疗的反馈。对照组采用常规无痛病房护理模式进行围术期的镇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锻炼开始时间、功能锻炼依从性、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术前12 h及术后6 h两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48,72 h时观察组VAS分别为(3.2±1.4)分、(2.8±0.9)分、(1.6±0.7)分、(1.5±0.8)分,均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功能锻炼开始时间为术后(18.9±0.4) h,早于对照组的(48.1±1.7)h(P<0.01)。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优良率为62.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7.6%(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18±0.14)d,骨折愈合时间为(97. 86±0.83)d,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疼痛管理模式可显著缓解下肢骨折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提前功能锻炼时间,提高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 单位
    重庆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