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往学界对荷马史诗等作品的研究,多立足于书面文学的立场,相对忽视对它本身"口头性"的分析。帕里、洛德师徒长期致力于研究口头文学传统,并创造性地提出"口头程式理论"来理解口头诗歌的构造法则。以此观照中国古典诗歌,发现它与口头传统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关联:首先,中国早期诗歌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重著"现象,正如西方史诗中的"程式",是诗歌口头传统向书面创作过渡的鲜明遗痕;其次,主题作为一种固定的套语创作方式与观念群,需要从听众那里得到本能的反应与期待,所以起到了导引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中国古典诗歌作品中关于人物服饰装扮的主题,程式化铺衍的特征异常鲜明,但在中国文学强大的抒情传统中,它却往往被视为一种描绘技巧。若以西方文学为参照,我们毋宁将其当作一种叙述方式,是对主叙事的补充或辅助。这些重复性、稳定性的程式和主题,大大帮助歌手在现场表演的压力下快速流畅地叙事,这为中国文学存在抒情叙事两大传统的共生景象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