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30年代,作为全中国电影产业最发达的城市,上海拥有大量电影公司、电影相关的期刊以及电影观众。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不少民众开始呼唤电影公司拍摄制作一些反映当时中国现状的影片,推动电影制片商对观众产生新的供给,为左翼电影运动的肇始增添了商业自救意味。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注意到电影的社会影响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因其先进性和科学性,成为左翼电影运动的理论指导。大革命失败后,大量进步知识分子汇聚上海,为运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左联”和党的“电影小组”的成立,则从组织上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电影为武器进行政治启蒙、争取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积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