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黄厚锋; 刘广华; 李汉忠; 严维刚; 张玉石; 纪志刚*
来源:中华外科杂志, 2015, 53(11): 856-859.

摘要

目的探讨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4月至2014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例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中男性1例, 女性5例;年龄31~50岁, 平均38.3岁。体检发现3例, 因上腹部胀痛检查时发现2例, 因左腰部疼痛检查时发现1例。囊肿位于左肾上腺区4例, 胰腺后上方与肝脏之间1例, 胰尾左前方1例。最大径5~13 cm, 平均7 cm。超声、CT检查表现为囊性、囊实性或实性肿物,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增强CT扫描未见强化或无明显强化。6例患者术前均未准确诊断, 均行手术治疗, 3例经腹膜后腹腔镜切除, 2例开放经腹腔入路切除, 1例开放经腰切口切除。病理诊断为支气管源性囊肿。3例有症状患者术后症状缓解。5例患者获随访, 随访时间2个月至15年, CT检查未见复发。结论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罕见, 容易误诊, 遇腹膜后肿物时应注意鉴别诊断。囊肿多位于左肾上腺区或邻近区域, 影像学上部分囊肿呈软组织样表现。手术切除囊肿后患者预后良好。

  • 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