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人群颈动脉硬化发生影响因素,为疾病针对性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金昌队列人群按年龄分层随机抽样后进行随访,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不同性别人群颈动脉硬化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评价模型拟合优度。结果该随访人群颈动脉硬化标化发病率为12. 32%,男性发病率(13. 65%)高于女性(11. 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 267,P <0. 001)。年龄、文化程度、收缩压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男性和女性发病的共同危险因素,空腹血糖升高(OR=2. 556,95%CI:1. 618~4. 038)和甘油三酯升高(OR=1. 535,95%CI:1. 058~2. 227)仅与男性发病有关;腹型肥胖(OR=1. 414,95%CI:1. 013~1. 974)仅与女性发病有关。男性和女性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35(95%CI:0. 815~0. 856)、0. 809(95%CI:0. 788~0. 831),灵敏度分别为78. 0%、78. 9%,特异度分别为78. 8%、73. 1%,诊断一致率分别为91. 3%、82. 4%。结论影响男性和女性颈动脉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不同,应分性别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运用Logistic回归建立的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单位兰州大学; 基础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