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Care-bolus技术不同监测层面在显示子宫内膜下强化带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69位受试者,将受试者随机分为A、B两组,使用Care-bolus技术,行盆腔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扫描。A组受试者监测腹主动脉,B组受试者监测髂内动脉。扫描完成后再根据子宫有无病灶将A、B两组分为A1、A2和B1、B2四组。评估各组数据内膜下强化带(sub endometrial enhancement,SEE)显示情况并计算显示率,测量SEE和邻近正常肌层信号值。采用卡方检验定性评估各组SEE显示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定量比较各组SEE与肌层的强化差异。结果 B组显示率整体比A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显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EE信号值均比肌层高,且A组整体比B组强化差异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P<0.05);同时有病灶组A2比B2的强化差异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1,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CE-MRI扫描时使用Care-bolus技术能很好地显示内膜下强化带;且监测腹主动脉比髂内动脉更优。
-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