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治疗的超未成熟儿(EPI,<28周)的临床特点及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青岛妇女儿童医院NICU 2017年1月-2020年12月出院的124例EP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存活组(75例)和死亡组(49例)的相关因素,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24例患儿中,男67例(54.0%)。出生体重680~1 520 g,胎龄24+3~27+6周,总存活率60.5%。存活组和死亡组的出生体重、胎龄、双胎、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有创通气时长、无创通气、无创通气时长、总氧疗时长、并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脑室内出血、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室内出血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OR=5.518,95%CI:1.186~25.685,P=0.029),无创通气是保护因素(OR=0.006,95%CI:0.001~0.051,P<0.001)。结论 EPI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脑室内出血是影响EPI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早期有效处理各种并发症,可提高EPI的存活率。

  • 单位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