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3年普查表明,辽宁省调查到的37个县级地区均发生水稻负泥虫,东部山区8个县市发生为害严重。系统观测表明,负泥虫在辽宁省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越冬成虫与新一代成虫发生重叠,周年可见,主要为害虫态幼虫于6月上旬~8月中旬可见,6月中下旬为高峰期。稻田常用杀虫剂敌百虫、毒死蜱和氯虫苯甲酰胺以移栽前苗床施药和移栽后5 d全田施药2种方式防治,考察全田施药后15 d处理的受害情况和幼虫量,结果表明,3种药剂2种施药方式对负泥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株防效为79.3%~91.89%,以氯虫苯甲酰胺苗床施药方式为最高;虫量防效为85.74%~92.19%,以氯虫苯甲酰胺本田全田施药方式为最高。
-
单位植物保护研究所;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