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肽酶对实验性慢性肝损伤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

作者:王强; 王心童; 王虹蛟; 孟威宏; 颜炜群; 任立群
来源: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 17(06): 667-670.
DOI:10.14053/j.cnki.ppcr.2014.06.019

摘要

目的探讨抑肽酶对实验性慢性肝损伤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抑肽酶小、中、大剂量组及甘利欣注射液组。各组大鼠取肝组织做超薄切片,醋酸双氧铀-柠檬酸铅双重染色,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肝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模型组肝细胞呈肿胀状,细胞界限不清,胆小管两端紧密连接消失;腔面微绒毛减少。肝细胞核呈圆形固缩状;核内异染色质凝聚、趋边;核基质空化。抑肽酶小剂量组肝细胞体积大小不一,个别细胞呈固缩状。胆小管轻度扩张;小管两端连接结构清晰;腔面微绒毛减少,并可见髓样小体。抑肽酶中剂量组肝细胞体积稍大;胆小管两端紧密连接结构清楚;腔面微绒毛较多。核呈圆形,核仁明显,可见少量块状的异染色质。抑肽酶大剂量组肝细胞结构接近空白对照组,细胞体积较大,细胞界限清楚;胆小管结构正常。肝细胞核较大,呈圆形,核膜清晰;核内常染色质多,可见少量小块状的异染色质;核仁多个。促肝细胞生长素组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与抑肽酶中剂量组相似。结论抑肽酶对实验性大鼠慢性肝损伤的肝组织超微结构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随着抑肽酶剂量的增大,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明显改善。

  • 单位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吉林大学; 沈阳军区总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