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胃肠道腺癌根治性术后消化道重建吻合口的68Ga-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APIs)和18F-FDG摄取特征及变化规律。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18F-FDG PET/CT复查的胃癌或肠癌根治性术后患者43例, 其中男28例、女15例, 年龄28~79岁, 于18F-FDG PET/CT检查1周后行68Ga-FAPI-04 PET/CT显像。在PET图像摄取最高层面勾画消化道重建吻合口及腹壁切口的ROI, 计算SUVmax及靶本比(TBR)。采用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Bonferroni校正法)及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数据。结果共纳入外科伤口86例, 胃-肠吻合口13例、食管-肠吻合口14例、肠-肠吻合口16例及腹壁切口43例。在68Ga-FAPI-04 PET显像中, 胃-肠吻合口SUVmax高于腹壁切口(调整后P=0.014), 而TBR在各类外科伤口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3.88, P=0.275)。在18F-FDG PET显像中, 胃-肠吻合口、食管-肠吻合口及肠-肠吻合口SUVmax均高于腹壁切口(调整后均P<0.001), 而TBR在各类外科伤口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3.02, P=0.388)。在68Ga-FAPI-04 PET显像中, 各类外科伤口的TBR随术后时间的推移均呈下降趋势, 除肠-肠吻合口, 各类外科伤口在<0.5年及≥1.5年组间TB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后均P<0.05)。在18F-FDG PET显像中, 腹壁切口的TBR随术后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 余外科伤口的TBR均未呈现下降趋势, 且不同时间组间TB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值:0.53~2.75, P值:0.252~0.768)。对比2种PET显像, 所有外科伤口在<0.5年及0.5~1.5年组内, 68Ga-FAPI-04 TBR均高于18F-FDG TBR(z值:-3.17和-2.55, P值:0.002和0.011), 而≥1.5年组内TBR趋于一致(z=-0.70, P=0.485)。结论消化道重建吻合口的18F-FDG摄取在术后半年内就已降至较低水平且不随时间的推移产生显著变化, 68Ga-FAPIs摄取在术后1.5年内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但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提示临床需注意鉴别诊断外科伤口炎性反应或纤维化引起的显像剂摄取与局部肿瘤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