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针对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FNA)联合唑来磷酸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10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4,PFNA治疗)、观察Ⅰ组(n=34,PFNA+术后1d唑来磷酸治疗,仅治疗1次)、观察Ⅱ组(n=34,PFNA+术后7d唑来磷酸治疗,1年/次),对三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三组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比较,观察Ⅰ组、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年,在骨折再发生率比较,对照组(20.59%)高于观察Ⅰ组(5.88%)、观察Ⅱ组(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腰椎L1~4及髋部骨密度方面,发现术后1、3年,三组骨密度较术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Ⅱ组高于观察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与唑来磷酸治疗,可有效减少骨折再发生;且唑来磷酸术后7d每年使用1次,对患者骨密度有明显提升作用,效果优于术后1d仅使用1次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单位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广西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