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湿地生境景观演变格局研究

作者:王意可; 邓代兰; 舒子豪; 刘金娥*; 时宇; 冉珊珊; 陈浩
来源:环境生态学, 2021, 3(08): 26-32.

摘要

选择江苏盐城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景观格局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对珍禽生存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滨海湿地资源的保护规划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基于江苏盐城滨海湿地2000—2018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Landsat遥感影像对区域内的地物进行景观分类,评价湿地珍禽的生境质量,分析丹顶鹤生境变化的特征与主要影响因素。江苏盐城滨海湿地各景观类型发生变化,自然湿地面积减少近350.29 km2,人工湿地面积减少了137.20 km2,而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使非湿地面积增加了486.98 km2。湿地的主要转出类型为农田,而湿地类型中的河流海域、芦苇滩、光滩都是缩减的状态,只有互花米草滩呈现增长趋势。2000—2018年研究区内丹顶鹤适宜的生境一再缩减,适宜性良好的面积占比从25.48%减少到10.92%,发展到2018年仅剩505.61 km2。丹顶鹤生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极大,其次互花米草的种群入侵也造成了不小的干扰,在将来丹顶鹤及其生境的保护中应当引起重视。

  • 单位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