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基于开阖枢理论电针治疗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9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病房行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的冻结肩粘连期的50例患者,根据是否采用开阖枢电针治疗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氨酚双氢可待因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基于开阖枢理论给予董氏奇穴电针治疗,共治疗6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术后第2天及术后第5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首次追加氨酚双氢可待因的时间与72 h内服用的总片数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ROM),包括前屈、后伸、外展、内旋、外旋的角度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术后第2天,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疼痛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首次追加镇痛药物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72 h内镇痛药物的总追加量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包括前屈、后伸、外展、内旋、外旋的角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开阖枢理论电针治疗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后疼痛,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
-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